图片
图片
又被现在的物价给惊呆了。谁懂一杯豆浆,一颗茶叶蛋,竟然收费7元。就是说,现在的物价是不是过于离谱了?
图片
via:@王妞妞而同样的早餐,在千里之外的衢州,只需要1元。黄坛口中心小学附近,一家简陋的早餐摊,一位和蔼可亲的奶奶。图片
蛋饼、肉粽子、糯米粿、油条、豆浆…每样东西只卖5毛钱,始终如一,从未变过。而这一坚持,就是23年。图片
图片
让孩子吃饱饭的“早餐奶奶”奶奶,叫毛师花。但大家更喜欢亲切地喊她:早餐奶奶。图片
凌晨1点,毛奶奶的家会准时亮起灯。昏黄的灯光下,她将泡发好的黄豆倒入石磨里,一遍又一遍地推动磨盘。白色的豆浆缓缓流出,经大火煮沸后,装入水壶中。图片
接着是糯米粿。将泡开的糯米倒入石磨中,一下下地捣碎、研磨。糯米变得越来越黏稠,散发出淡淡的米香,变成蓬松柔软的糯米糊。图片
孩子们喜欢的蛋饼。将嫩南瓜切成细丝,数个鸡蛋敲进面浆,加入葱花和蒜末,搅拌均匀。
再用小火慢慢煎至薄薄一片,香气四溢。
“饼煎薄一点,小孩子爱吃。”
图片
等到差不多忙完,已是三四点,夜色尚浓。这时,毛奶奶就坐在椅子上,闭上眼,小憩一会儿。图片
5点半,天边微微透亮。毛奶奶准备出摊,骑上那辆旧三轮车,缓缓地骑向黄坛口中心小学。一次出摊,毛奶奶至少来回拉两趟。第一趟先拉桌子、凳子和煤炉,第二趟再把碗筷和锅子运过去。图片
天色渐亮,背着书包的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走来。一时间,毛奶奶的早餐摊被围成一圈,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在摊前,你一言我一语。“早餐奶奶,我要一个粽子一个粿,带走的!”
“早餐奶奶,我要两个油饼,一个蛋饼。”
在一声声亲切的呼喊中,毛奶奶忙得不亦乐乎。
图片
有小男孩没钱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喝豆浆。毛奶奶注意到了,就拍拍他的肩膀,温柔地说:没关系,奶奶给你打到袋子里。叮嘱他边走边喝,别迟到了。图片
小女孩忘带零钱了,毛奶奶便笑着摆摆手说:没关系,明天补给我就行。
图片
一个四年级的同学在打豆浆时,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吓得就要哭了。
毛奶奶压根不在乎碗的事,只是连忙问道:孩子,有没有伤到手?别怕,奶奶看看。
图片
一个小女孩因为喜欢吃的蛋饼早早卖完了,不禁面露失望。
毛奶奶就从摊位上拿出2个茶叶蛋,递给她:送给你,别难过,这个也好吃。
图片
像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
对于孩子们来说,毛奶奶就如同他们的亲奶奶一般,笑容满面、和蔼可亲。
那洋溢在举手投足间的温暖,也在孩子们的心中悄悄泛开。
图片
每当毛奶奶忙不过来的时候,孩子们就会主动帮忙。
有的自己动手,熟练地打上一碗豆浆;
有的吃完后,把钱小心翼翼地压在碗底,和毛奶奶打个招呼就走了;
有的把用过的碗洗得干干净净,方便毛奶奶继续装豆浆……
不需要言语,爱意已在悄然蔓延。
图片
8点过后,上课铃响了,热闹的早餐摊逐渐安静下来。
毛奶奶也准备收摊回家,把桌椅搬到车上,把地面清扫干净,用热水仔细冲洗。
图片
收拾完,毛奶奶双手撑着三轮车,用力一蹬,向巷子深处骑去。
图片
图片
一份早餐5毛钱,27年不涨价毛奶奶最早出摊,是在1991年。那个年代,物价还很便宜,糯米粿、粽子、蛋饼……每样早餐只要5毛钱。
图片
虽说是薄利,但也能挣点小钱,贴补家用。
只是随着物价不断上涨,毛奶奶的早餐摊成了稳赔不赚的亏本买卖。
一个月算下来,毛奶奶反而要倒贴300元。
图片
身边的人劝她适当涨涨价,毛奶奶却总是摇摇头,一脸笑呵呵的。
“摆摊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我的生活,和客人说说话,我很快活。”
“每天搬搬东西,也可以锻炼身体。特别是孩子们,看见他们我心里就很舒畅。”
“快乐点就好,心情愉快点就好。”
图片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毛奶奶是不忍心有孩子因为手头拮据而吃不饱饭。
“很多人说我傻,我不傻,我只是用不着那么多钱。”
图片
毛奶奶的家,是一间泥浆堆砌而成的平房。
房子有30多平米,墙面斑驳,看上去有些简陋,但离黄坛口中心小学只有几步之遥。图片
窗外传来的朗读声和做操声,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屋里堆满了柴火、煤球、粽叶和桌椅……
往里走,都是一些陈旧的家具,一眼便能瞧出年岁已久。
图片
而就在这间老房子的斜对面,矗立着一栋三层半高的的黄色小洋房。
那是毛奶奶的老伴在世时建的新房子。
老伴还在身边时,他俩一同住在那栋温馨的小洋房里。
2015年,老伴离开了,毛奶奶从新家搬了出来。
图片
她以100元的价格,将小洋房租给了学校的孩子。“我一个人住那么好的地方太浪费了,不如租给有需要的人。”
这样一来,孩子们每天就能少走7公里的山路,节省了不少时间和体力。
图片
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小动物就成了毛奶奶的贴心伙伴。
她收留了4条狗5只猫,后山上的猴子也常常来吃花生。图片
慢慢地,毛奶奶的生活不再孤独。早餐摊的忙碌也成了她生活里的一抹亮色,让她乐在其中。有时候,遇到刮风下雨,她不肯听劝,依然坚持冒雨出摊。图片
她担心自己不去,说不定会有孩子饿着肚子上课。就这样,毛奶奶一手撑着雨伞,一手扶着三轮车,在雨中缓缓前行。图片
等到了冬天,毛奶奶还会贴心准备2个炭炉,让孩子们过来烘烘手,暖和暖和。图片
日子一天天过去,毛奶奶的白头发渐渐多了起来,身子骨也不如从前那般硬朗。儿女们不放心她独自生活,几次提出将她接到身边照顾。但毛奶奶总是推托:“真到了城里,只能看看电视走走路,我怕是会闲出病的。”图片
毛奶奶的早餐摊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不少人从小吃到大,后来又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光顾。
她的早餐早已成为他们记忆中不可或缺的味道,承载着温暖与回忆。
图片
曾有记者问毛奶奶,打算坚持到什么时候?只见毛奶一脸坚毅说:“我要做下去,做到90岁,做到不能做为止。”图片
可惜,岁月不饶人。2018年,由于身体每况愈下,“早餐奶奶”第一次长期失约了。2023年的冬天,“早餐奶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图片
27年,一个漫长的时光。毛奶奶踩烂了5辆三轮车,用坏了四五十个煤炉。而唯一不变的是,每份5毛的早餐价格。图片
有时候,我们常常被各种花哨的营销和高价的商品吸引,觉得那些才是“好东西”。但其实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平凡又真诚的付出。它们虽然简单,却实实在在地温暖人心。资料来源:二更 | 感动!84岁奶奶卖5毛钱早餐,25年不涨价美丽浙江 | 卖了27年5角钱早餐的“早餐奶奶”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通弘网-免费股票配资-免息配资炒股-免费配资系统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