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聊聊券商的那些事儿,说到申万宏源,这家伙今年可真是吃到行情甜头了——你要是不看半年度报表,都想不出来这收入还能蹦得这么高。
前两天,42家纯证券业务上市券商的半年报披露结束,大家伙儿一比,券业赛道今年上半年火力全开,真有点“跟着大盘走,吃饭不愁”的味道。
看那数据,整个行业的营业总收入直接打到2519亿,年增长31%,净利润更是妖气冲天,1040亿,同比大涨了65%。
一句话,股市行情起来了,券商就跟着翻身强,典型的靠天吃饭套路。
那问题来了,申万宏源的营收到底靠的啥?纯技术还是纯运气?这就是本文要聊的悬疑点——申万宏源为啥八成收入都蹭市场行情,要是牛市没了,这家伙还能继续稳坐钓鱼台吗?
先别急,咱们一点点揭开谜团。
今年的A股市场,怎么看都能用三个字形容:不甘寂寞。
万得全A、上证指数、深证成指,都在上跑了,涨幅虽然不是天翻地覆,但也比去年那种低迷状态要美滋滋很多。
根据wind的数据,上半年整个股基交易额日均同比增了64%,啥意思?也就是说,大家都跑去炒股了,成交额直接拉升一倍。
券商的APP也没闲着,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证券类APP的月活用户数干到了9.88亿,比去年多了15.92%,想都不用想,大部分人都奔着行情去了,券商APP成了半个信息流和“牛友圈”。
那券商到底捞到多少油水?
自营业务收入和经纪手续费净收入两条线,直接成了主营的大哥。
今年前六个月,42家上市券商自营投资收入暴涨到了1123.53亿元,同比提升53.53%。
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也超过零点飞线,634.54亿元,大涨43.98%。
把自营和经纪两项收入加起来,占总营收比例最高的券商就是天风证券,直接达96.62%,国信证券、申万宏源、红塔证券、中国银河也都在80%以上。
说白了,这些公司几乎全部家当都押在行情行情行情,你说它们靠啥创新收入?哪来的多元化?说白了还是“别人炒股我赚手续费,自己炒股我赚浮盈”。
申万宏源这家伙,拿数据说话才有底气。
今年上半年,自营投资收入72.97亿元,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24.87亿元,加起来就是97.84亿元,占当期总营收116.95亿元的83.65%。
换算法,按照半年报披露的投资收益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那一栏,是76.81亿元,跟经纪业务手续费相加,占总营收86.94%。
怎么理解这数据?大白话,说申万宏源八成收入都是跟着行情跑的,行情一好收入就爆表,行情一挂掉收入就脚软。
现在你是不是在想:申万宏源这么靠行情吃饭,本身业务素质到底如何?要说公司投行业务也算有点看点,今年半年报里面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跟去年比增了49%,这多少有点行业性进步。
不过嘛,业务质量究竟扎不扎实,还有待深扒。
报告里面还专门说了,上交所今年3月给了申万宏源一个“通报批评”的纪律处分。
原因很简单,申万宏源做国宏工具系统(无锡)首次发行和科创板上市的时候,在保荐环节没把研发人员认定和研发投入金额这些细节核查落实到位。
直接来说,保荐人本该仔细查研发真实情况和投入金额,结果申万宏源核查不到位,踩了监管的雷区。
不过这事只披露了一半。
真正有意思的,是申万宏源还被深交所约见谈话了一次,要知道,这种自律监管措施其实也是警钟长鸣。
现场督导发现,申万宏源保荐的海诺尔公司有研发投入、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费用归集和会计也有不标准的地方。
关键是申万宏源在做保荐时没有尽到足够关注和审慎核查的责任。
你说你保荐的,上会前没核查清楚,核查意见又不准确,核查底稿收集不完整,证据材料也不充分,这些可都是职业瑕疵。
咋一看,好像申万宏源还差点意思。
最有梗的是,公司半年报里只披露了上交所的处分,对深交所谈话这事儿却只字未提。
信披合规都成了悬疑,难不成公司怕影响股价还是觉得只曝光一个就够了?
这个捂盖子的节奏,和吃瓜群众的八卦心理形成鲜明对比。
但说到底,这种“只披露有利信息,略过不便细节”,会不会涉及信披不完整?有没有踩到红线?又给投资者埋下多少坑?
其实咱们这些普通投资者,最怕的就是信息不对称,公司说一半不说一半,你咋做风险预判?
一旦这些监管措施没有完全公开,投资者的决策就不能算科学,更无法保障权益。
再说,申万宏源这次虽然营收和利润都爆炸式增长,但你回头看,其根本驱动力还是靠自营业务和经纪业务,也就是市场行情。
要是到下半年A股上演大震荡,这八成收入还能保留几分?你说公司到底有没有核心竞争力?
打个比方,申万宏源就像个赌场老板,客人多了,押注多了,抽成自然猛增。
要是哪天股市集体萧条,客户不光减少,连券商APP都没啥人刷了,这主业收入就像泄了气的气球,瞬间“软趴趴”。
你看同样高比例依赖行情的天风证券、国信证券,大家都过得很清楚,牛市靠天吃饭,熊市勒紧裤腰带。
这么说来,申万宏源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有没有第二条腿?有没有那种“行情不好了我还有别的招”底气?目前看,还真有点靠天混日子的味道。
再说,那投行业务今年增了49%,这数字看着很亮眼,可本质上核查环节出疏漏,保荐质量被监管点名批评,说明风控和专业性还有提升空间。
市场火热,公司就跟着水涨船高,但业务扎实不扎实才是能不能穿越周期的底气。
就像跑步,风顺了大家跑得都快,没人敢说自己是“最快的”,风大了才知道谁体力好。
申万宏源现在只披露上交所处分,深交所的约谈却没提,这信披问题究竟是假装透明还是怕麻烦?如果连负面信息都要遮掩,合规性谁来兜底?
投资圈不少人都在吐槽,信息披露不完整,就是给投资者挖坑,这年头谁还能随便信公司一面之词?
你要真是透明规范,哪怕是约见谈话也不怕曝光,业务稳就敢于面对批评。
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公司只报喜不报忧,风险都隐在细节里。
说白了,这种靠行情吃饭、信息披露半遮面,申万宏源盈利模式就是一场“运气与实力”较量。
今天行情又好又猛,公司收入蹭蹭上涨,明天市场冷下来,谁还记得这家当初收入爆表的样子?
这种“顺风顺水型”收入结构,很难给公司带来真正的安全垫。
你看那些市场行情一不好就活不下去的企业,无非缺乏组织韧性和多元化经营能力,每次牛市结束都是一场大考。
正如网友常说的,“行情来的时候券商都是股神,行情没了都是‘守财奴’。”
申万宏源要想真正走得远,不是靠一时的市场机遇,而是要靠业务质量和信息披露的扎实。
要说升华,咱还是得警醒各位:投资可不是光看报表漂亮,还得看背后是不是有风险埋伏。
申万宏源这次信披不完整,合规性存疑,这对行业来说就是一记警钟。
普通股民更要擦亮双眼,不要被高营收高净利迷了眼。
未来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靠行情吃饭的时代迟早被多元化和专业力淘汰。
一句大实话,谁都爱牛市,但谁能在熊市活得好,才是真的本事。
你说呢,申万宏源这波操作,你看出啥门道没?
是不是有别的券商也搞“只报喜不报忧”的老路?
评论区里来聊聊你对信披和行业风险的看法,咱一起做理性投资的“飞行员”。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通弘网-免费股票配资-免息配资炒股-免费配资系统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